鸡肉的营养价值

2013-06-05 14:33:19

性平、温,味甘,入脾、胃经;

  功效温中益气、补虚填精、健脾胃、活血脉、强筋骨。主治虚劳赢瘦;病后体虚;食少纳呆;反胃;腹泻下痢;消渴;水肿;小便频数;崩漏带下;产后乳少。

  禁忌人群鸡肉性温,多食容易生热动风,因此不宜过食。下列病证忌食:①外感发热、热毒未清或内热亢盛者;②黄疽、痢疾、疳积和疟疾患者;③肝火旺盛或肝阳上亢所致的头痛、头晕、目赤、烦躁、便秘等。此外,能啼的阉鸡和抱窝鸡不能食用。

  适宜人群一般人群均可食用。老人、病人、体弱者更宜食用。

  鸡的肉质细嫩,滋味鲜美,适合多种烹调方法,不但适于热炒、炖汤,而且适合冷食凉拌。鸡肉富有营养,有滋补养身的作用。鸡肉和鱼肉一样,属于肉类中的白肉,经科学研究证明,

  白肉比起猪肉、牛肉等肉类中的红肉、明显具有低脂低热量的特点。

  我国历代都有用鸡肉来食疗滋补的历史,许多医学书籍都有关于鸡肉的记载。

鸡肉的营养价值

  1、鸡肉的营养价值概述

  据分析每100g鸡肉中含有蛋白质19.3g,脂肪9.4g,碳水化合物1.3g,水分69g,维生素A48μg,硫胺素50μg,核黄素90μg,尼克酸5.6mg,VE0.67mg,钙9mg,磷156mg,铁1.09mg,钾251mg,钠63.3mg,镁19mg,硒11.75μg,胆固醇62-187mg,另有多种矿物质和多种维生素等成分。

  鸡肉的蛋白质质量较高,脂肪含量较低,每100g去皮鸡肉中含有19.3g蛋白质和9.40g脂类物质,是含脂肪量低的高蛋白食品,对特定的部位会更低,因此为优质蛋白质的主要来源之一。鸡肉的脂类物质与牛、猪肉比较,含有较多的不饱和脂肪酸-油酸(不饱和脂肪酸)和亚油酸(多不饱和脂肪酸),其可以降低对人体健康不利的低密度蛋白胆固醇。同时鸡肉比其他肉类比较,鸡肉也是磷、铁、铜与锌等矿物质的良好来源,并且富含维生素B12、维生素B6、维生素A、维生素D、维生素K等。

  2、鸡肉中含有大量蛋白质

  鸡肉中蛋白质的含量较高,氨基酸种类多,而且消化率高,很容易被人体吸收,有增强体力、强壮身体的作用。鸡翅中含有丰富的骨胶原蛋白,具有强化血管、肌肉、肌腱的作用。

  3、鸡肉中脂肪含量低

  鸡肉不但含脂肪量低,且所含的脂肪多为不饱和脂肪酸,食用不饱和脂肪酸的食物对身体健康较有益处,可以降低或预防心血管疾病。脂肪是人体不可或缺的三大营养素之一,不食用会影响身体正常的活动及维生素A、D、E、K等的吸收;拒绝的是饱和脂肪酸过高的脂肪,饱和油脂易造成高血脂,是心血管疾病的危险因子。

  4、鸡肉中含有磷脂类

  鸡肉含有对人体生长发育有重要作用的磷脂类,是中国膳食结构中脂肪和磷脂的重要来源之一。

  5、鸡肉中含有B族维生素

  鸡胸脯中含有较多的B族维生素,具有恢复疲劳保护皮肤的作用;鸡腿肉中含有较多的铁质,可改善缺铁性贫血。

  6、鸡汤非常滋补而且营养容易吸收

  鸡汤,内含胶质蛋白、肌肽、肌酐和氨基酸等,不但味道鲜美,而且易于吸收消化,强身健体适用于营养不良、消化性溃疡、慢性胃炎、月经不调、病后虚弱等人群食用。

鸡肉的功效与作用

  鸡肉的功效概述

  性平、温、味甘,入脾、胃经;可温中益气,补精添髓;

  用于治疗虚劳瘦弱、中虚食少、泄泻头晕心悸、月经不调、产后乳少、消渴、水肿、小便数频、遗精、耳聋耳鸣等。

  常吃鸡肉炒菜花可增强肝脏的解毒功能,提高免疫力,防止感冒和坏血病。

  鸡肉的名家论述

  《本经》:“丹雄鸡:主女人崩中漏下,赤白沃,补虚温中,止血,杀毒。黑雌鸡:主风寒湿痹,安胎。”

  《别录》:“丹雄鸡:主久伤乏疮。白雄鸡:主下气,疗狂邪,安五脏,伤中,消渴。黄雌鸡:主伤中,消渴,小便数不禁,肠澼泄利,补益五脏,续绝伤,疗劳,益气力。乌雄鸡:主补中止痛。”

  孟诜:“黄雌鸡:主腹中水癖、水肿,补丈夫阳气,治冷气。瘦着床者,渐渐食之。”“醋煮空腹食之,治久赤白痢。”

  《食疗本草》:“乌雌鸡:治反胃,腹痛,踒折骨疼,乳痈。安胎。”

  《本草拾遗》:“白鸡:利小便,去丹毒风。”

  《日华子本草》:“黄雌鸡:止劳劣,添髓补精,助阳气,暖小肠,止泄精,补水气。黑雌鸡:安心定志,治血邪,破心中宿血及痈疽排脓,补心血,补产后虚羸,益色助气。”

  《饮膳正要》:“黑雌鸡:疗乳难。”

  《纲目》:“泰和老鸡:内托小儿痘疮。”

  鸡肉有很好的滋补效果

  鸡肉对营养不良、畏寒怕冷、乏力疲劳、月经不调、贫血、虚弱等有很好的食疗作用。祖国医学认为,鸡肉有温中益气、补虚填精、健脾胃、活血脉、强筋骨的功效。

  乌鸡入肾经,具有温中益气、补肾填精、养血乌发、滋润肌肤的作用。凡虚劳赢瘦、面瘦、面色无华、水肿消渴、产后血虚乳少者,可将之作食疗滋补之品。

  鸡肉的食疗附方

  (1)甜味乌鸡

  乌雌鸡1只,生地黄60g,饴糖100g。将上二味放入鸡腹,用线缚定,置碗中,加水少许,蒸熟。食肉饮汤,不用盐。

  源于《姚僧坦集验方》。本方重用乌鸡补益气血;生地黄蒸用,甘平益血;兼用饴糖温中补脾,是取脾为后天之本,补虚扶弱,须重补脾之意。用于积劳虚损,或大病之后体弱,盗汗,乏力,心悸头昏,消瘦食少。

  乌鸡,亦可用雄鸡。如《食疗本草》即取乌雄鸡,以五味煮极烂,或五味腌炙食,用来补虚扶弱。

  (2)百合粳米鸡

  仔母鸡1只,百合60g,粳米200g。将上二味装入鸡腹,缝合;加姜、椒、盐、酱油少许,用水煮熟。开腹取百合、粳米作饭,并饮汤吃肉。

  源于《圣惠方》。本方取母鸡益阴血、补气益脾;百合久蒸能益脾养心;粳米益胃气。用于产后虚羸少气,心悸,头昏,少食等。

  (3)鸡肉馄饨

  鸡肉适量,剁烂,加生姜(切细)、盐、酱油、花椒少许混匀,用馄饨面皮包成馄饨煮食。

  源于《寿亲养老书》、《食医心镜》。本方取鸡肉补益脾胃,调以五味以健胃进食,作馄饨吃更易于消化。适用于脾胃虚弱,营养不良,萎黄瘦弱;老人或泻痢而饮食不进等。

  (4)姜椒煨鸡块

  乌雄鸡1只,切块,加入陈皮10g,胡椒3g,高良姜、草果各6g,用盐、酱油及醋少许调味,以小火煨炖至烂熟。空腹食。

  源于《饮膳正要》。本方以雄鸡肉温中补脾,用高良姜、草果、胡椒温中散寒、止痛,用陈皮、胡椒理气健胃。共奏补脾温中、散寒止痛的功效。适用于脾胃虚寒,心腹冷痛,食欲减退等。

  (5)酒煮雄鸡

  雄鸡1只,用米酒和水各半煮熟。乘热食。亦可加姜、椒、食盐少许调味。

  源于《本草纲目》。本方用雄鸡补肾益精,米酒温里助阳。用于肾虚精亏,耳鸣耳聋;阳痿、遗尿等。

  (6)雄鸡小豆汤

  鸡500~1000g,赤小豆250g。加水煮熟,饮汤食肉。

  源于《肘后方》、《食疗本草鞋》。本方用鸡肉补虚益脾,赤小豆补脾利水。用于脾虚或营养不良所引起的水肿。

鸡肉的热量

  1只(中)鸡(800.0克,可食部分528.0克)有882大卡热量;1块鸡(35.0克,可食部分23.0克)39大卡热量;标准(100克)167大卡热量。

  摄入167大卡热量相当于做以下运动:

  走路43分钟

  跑步20分钟

  跳绳16分钟

  健美操35分钟

  鸡肉肉质细嫩,滋味鲜美,由于其味较淡,因此可使用于各种料理中。蛋白质的含量颇多,在肉之中,可以说是蛋白质最高的肉类之一,是属于高蛋白低脂肪的食品。钾硫酸氨基酸的含量也很丰富,因此可弥补牛及猪肉的不足。同时也由于鸡肉比其他肉类的维生素A含量多,而在量方面虽比蔬菜或肝脏差,但和牛肉和猪肉相比,其维生素A的含量却高出许多。

  因为鸡肉的热量较低,而且营养丰富,有时会作为减肥时食用的一种肉类,如果不大量食用,一方面不会引起肥胖,另一方面还可以弥补身体所需要的营养。

鸡肉的做法大全

  鸡肉卷

  (1)准备鸡胸肉,生菜,番茄,料酒,辣椒粉,胡椒面,淀粉,生抽,面包渣,面粉,盐适量。

  (2)鸡肉切条,用料酒、生抽、淀粉、橄榄油、胡椒面、盐一起腌一下。

  (3)然后裹上面粉和面包渣,中间混一点辣椒粉,可以做成辣味的。

  (4)下锅炸。炸到金黄色出锅。

  (5)番茄切片,生菜撕成条,用单饼卷起来,抹上自己喜欢的酱,我用的是千岛酱。

  (6)最后从中间切开就可以了。

  鸡肉粥

  (1)准备新鲜鸡腿1只,大米、水、盐、香葱末、花椒、八角、料酒、姜适量。

  (2)鸡腿去骨去皮。

  (3)准备一锅凉水,将鸡腿肉和鸡腿骨放入锅中煮开后捞出。

  (4)大米洗净后放入粥锅,放入鸡腿骨、适量盐和水开始煮粥。

  (5)另外的锅里将鸡腿肉加料酒、花椒、八角、姜片、适量盐煮20分钟左右至筷子可扎透。

  (6)粥煮好后盛出,将鸡肉撕成细丝放进碗里,撒香葱即可。

  鸡肉炖土豆

  (1)准备鸡肉,土豆,盐,料酒,生抽,葱,干辣椒适量。

  (2)鸡肉切块,用盐,料酒,生抽,葱拌匀腌制15分钟。

  (3)土豆去皮切1cm见方的小块。

  (4)锅内烧热油,放葱姜下鸡块翻炒至鸡块变色,水份大部分消失,下生抽和土豆块翻炒2分钟。

  (5)加水与材料齐平,放盐,大火烧开,小火慢炖20分钟,转中火加几个干辣椒收干汤汁即可。

  辣子鸡

  (1)准备鸡肉、花生米、干辣椒、蒜、姜、八角、花椒、生抽、五香粉、白糖、料酒、食用油、孜然粉、花椒粉、鸡精、白酒适量。

  (2)将干辣椒剪开一半,另一半不剪开,因为干辣椒太辣。

  (3)鸡肉切块,用盐一茶匙,生抽一汤匙,五香粉一茶匙,白糖半茶匙,料酒两汤匙,食用油半汤匙腌30分钟。

  (4)烧开水,把鸡肉迅速放进去,煮开,倒一汤勺白酒。再次煮开捞出来洗净控干。4. 鸡肉放进八成热油,大火半煎半炒到金黄,油不要多。微黄的时候,捞出来,再放进去一次。

  (5)二次复炸完,把油全部滤掉,放入盐,孜然粉,花椒粉,炒匀。

  (6)倒入干辣椒,蒜片,八角,花椒,炒出香味,干辣椒变酥脆即可。放入油炸花生米,拌匀,撒一点鸡精就可以出锅了。

  大盘鸡

  (1)准备土鸡一只,土豆400克,洋葱半个,青椒5个,干辣椒、花椒、单晶冰糖、啤酒、老抽、豆瓣酱、盐、鸡精适量。

  (2)鸡治净,剁成同麻将大小的块状,焯水洗净。将姜、蒜、花椒、干辣椒放在鸡块上,准备下锅爆炒。

  (3)土豆切成与鸡块大小相同的块状。青椒和洋葱切块备用。

  (4)熬糖色。

  (5)将3中的鸡块和配料一起下锅爆炒。至鸡块表面微焦,放豆瓣酱和老抽炒匀。

  (6)倒入一些啤酒,没过鸡块,烧开后再倒入土豆,倒入剩下的啤酒,烧开转小火焖20分钟;如果用的是料酒,步骤是:倒入料酒后,加适量清水,没过鸡块,烧开后加土豆,转小火焖,焖的时间相同。

  (7)焖了20分钟后,倒入青椒和洋葱,炒匀。再烧2-3分钟后,加少许盐和鸡精,炒匀即可,汤汁只要浓稠即可,不要收的太干。

食物相克表

与鸡肉「相克」的食物
    菠菜鸡肉不宜吃芥末鸡肉二者同食会伤元气。因为芥末是热性之物,鸡肉属温补之品,恐助火热,无益于健康。啤酒鸡肉鸡肉富含脂肪,啤酒中的乙醇与脂肪作用,易形成脂肪肝,还可引起痛风性关节炎。二者不可同食。
与鸡肉「搭配」的食物
    猴头菇鸡肉 猴头菇鸡肉汤,利五脏、安心神、助消化、适用于消化不良、神经衰弱及病后体虚患者服食。李子鸡肉 鸡肉属温补食品,李子性寒,二者同吃,有损脾胃。芒果鸡肉 有补脾胃、益气血、生津液的功效,适用于脾胃虚弱、食欲不振、气血亏虚、咽干口渴等病症。荠菜鸡肉 荠菜和鸡肉搭配食用可取得滋阴补气、减肥美容的功效,同时荠菜中的膳食纤维还能抑制人体对鸡肉脂肪的吸收。油菜鸡肉 二者同食,可强化肝脏,美化肌肤,非常适宜体形肥胖者及高血压、冠心病、脑血管病、骨质软化等患者食用。蕨菜鸡肉 二者搭配具有补髓添精、补肾壮阳之功效。椰子汁鸡肉 二者搭配具有补气滋阴的功效,可用于治疗慢性胃炎、小儿疳积、厌食症等病症。椰子鸡肉 椰子含有丰富的蛋白质和脂肪,与鸡肉同食,可补气健脾、宁心安神,适合虚弱病人食用。松子鸡肉 二者同食能提高维生素E的摄取,如用植物油拌炒,更能提高维生素E的摄取。羊肉鸡肉 二者搭配着一起吃,不但滋补营养,而且能够促进血液的新陈代谢,减缓衰老。蛇肉鸡肉 搭配食用,可养气血、通血脉,适用于治疗病久体弱、血脉不通、肢体麻木、头昏乏力等症。红小豆鸡肉 二者搭配,可补肾滋阴、补血明目,还有活血利尿、祛风解毒、活血泽肤等作用。菜花鸡肉 搭配食用,可补大脑、利内脏,益气壮骨、抗衰防老,常吃可增强肝脏的解毒作用,提高免疫力。魔芋鸡肉 魔芋含有人体所需的多种营养成分,与鸡肉做菜,具有温中补气、补虚去损的功效。甜椒鸡肉 二者搭配,可防止动脉硬化,消除疲劳、减轻压力,维持毛发、皮肤与指甲的健康。人参鸡肉 人参能大补元气、生津止渴,与鸡肉一起吃,有填精补髓、活血调经的功效。竹笋鸡肉 竹笋清热消痰、健脾胃,与鸡肉搭配,可暖胃、益气、补精、填髓,适合体态较胖的人食用。豆角鸡肉 豆角解渴健脾、补肾止泻、益气生津,鸡肉也有填精补随、活血调经的功效,搭配食用效果更好。板栗鸡肉 鸡肉为造血疗虚之品,板栗重在健脾。两者同煮,营养价值更高。冬瓜鸡肉 鸡肉有补中益气的功效,冬瓜能防止身体发胖,有清热利尿、消肿减脂的作用。绿豆芽鸡肉 鸡肉和绿豆芽搭配着吃,不但营养丰富,还可以降低心血管疾病及高血压疾病的发病率。茭白鸡肉 二者同食有开胃解酒的功效,适宜食欲不佳及醉酒者食用。香菇鸡肉 鸡肉含有甲硫氨基酸,与香菇中的膳食纤维共同作用,可帮助排泄、改善便秘、预防脑卒中及大肠癌。白酒鸡肉 鸡肉与白酒同食,具有补血益气,活血通络的作用,可用于筋骨萎软的治疗。莜麦鸡肉 二者同食,有抗疲劳的作用。木耳鸡肉 木耳有益气养胃润肺、凉血止血、降脂减肥等功效,二者搭配,对高血压、高脂血症、糖尿病有防治作用。青椒鸡肉 二者搭配,能消除疲劳,减轻压力,防止动脉硬化。香油鸡肉 二者搭配,能降低鸡肉中的胆固醇,对糖尿病并发高脂血症、高血压有预防作用。金针菇鸡肉 金针菇适合和鸡肉搭配食用,能够促进蛋白质的吸收和脂肪的消化,减轻胃肠负担,防治胃肠疾病。栗子鸡肉 鸡肉为造血疗虚食品,栗子重在健脾。栗子烧鸡不仅味道鲜美,造血功能更强,尤以老母鸡烧栗子效果更佳。山楂鸡肉 鸡肉含有丰富的蛋白质,山楂中所含的B族维生素能促进人体对蛋白质的吸收。
展开全部内容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