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晓文 副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泌尿外科
1.盆底肌肉功能障碍:盆底肌肉在支持膀胱和控制排尿方面起着关键作用。如果这些肌肉较弱或受损,可能导致尿失禁。研究显示,约30%至40%的女性在某个时间点会经历盆底肌肉无力的问题。
2.尿道括约肌松弛:尿道括约肌是控制尿液流出的重要肌肉。当其功能减弱时,容易在压力增大时,例如性交中或之后,出现尿失禁情况。这种类型的尿失禁被称为压力性尿失禁,在女性中相对常见,占所有尿失禁病例的50%以上。
3.神经系统问题:如多发性硬化症、糖尿病等疾病可能影响神经信号传递,从而干扰控制排尿的能力。研究表明,患有此类疾病的人中有10%到20%可能出现尿失禁症状。
其他因素,如泌尿系统感染、过度活跃的膀胱,以及最近的骨盆手术,也可能导致类似症状。
性交后尿失禁并不罕见,但持续或严重的症状应引起重视并就医,以确定具体病因及适当的治疗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