尿液过于深重是怎样造成的

2025-06-14
ⓘ 提示: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线下就医

张晓文 副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泌尿外科

尿液颜色过深通常是由多种原因导致的,包括生理性和病理性因素。其主要成因可归结为以下几方面:

1.脱水

当机体缺乏足够的水分时,尿液浓缩,尿中的色素比例增加,导致颜色变深。这是最常见的原因。饮水不足、剧烈运动、发热或腹泻等引起的失水都会造成这种现象。

2.饮食因素

某些食物会改变尿液的颜色。例如,食用大量胡萝卜可能导致尿液偏橙黄色,而进食甜菜根可能出现红色或粉红色尿液。含有高量人工色素的食品也会影响尿液的颜色。

3.药物作用

一些药物可能使尿液颜色发生变化。例如:维生素B族补充剂会使尿液呈鲜黄色;抗炎药如利福平可能使尿液变为橘红色;某些化疗药物或泻药也能导致尿液变色。

4.肝脏或胆道疾病

当肝功能受损,如病毒性肝炎、肝硬化或胆管阻塞时,胆红素代谢异常,部分胆色素排入尿中,可使尿液呈现茶色或深黄色。这通常伴随其他症状,如皮肤或眼白发黄。

5.血尿或溶血性疾病

血液进入尿液时,尿液颜色可能呈红棕色,甚至暗褐色。这可能与尿路感染、肾炎或泌尿系统肿瘤等疾病相关。而溶血性贫血时,由于血红蛋白释放,也可能导致尿液颜色加深。

6.肌肉分解相关问题

严重肌肉损伤(横纹肌溶解)可能释放肌红蛋白,尿液因此变成酱油色或棕色,这是一种需要紧急处理的情况。

7.遗传性代谢疾病

例如黑尿酸症,这是一种罕见的代谢病,尿液在接触空气后可能逐渐变成暗色。

尿液颜色的改变多数情况下是生理性的,但如果配合其他症状,如疼痛、疲劳、发热或身体变黄,则需及时前往医院进行详细检查,以确定具体原因并对症治疗。

免费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