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中璞 副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心血管内科
1.空气质量:长期暴露于高污染环境中可能导致血压升高。颗粒物和有害气体如二氧化氮及臭氧会对心血管系统产生不利影响。
2.噪音水平:持续的噪音污染,例如交通噪音或工业噪音,会引发压力反应,刺激交感神经系统,从而导致血压升高。
3.住房条件:拥挤、不卫生的居住条件可能增加个体的心理压力,进而影响血压。研究指出,良好的居住条件能够有效降低心理压力,并帮助维持正常的血压水平。
4.社区安全:生活在犯罪率较高或缺乏社会支持的社区中,可能导致慢性压力增多,这也是高血压的重要风险因素。
5.绿地和户外活动:接触自然环境,以及有更多机会进行户外活动,有助于减缓压力和促进心理健康,有利于血压的控制。
多种居住环境因素可能通过不同机制共同影响血压水平。改善居住环境和生活方式是预防和管理高血压的重要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