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中璞 副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心血管内科
1.监测心率:成人正常心率范围通常为60至100次每分钟。心动过缓是指心率低于60次每分钟。如果心率显著降低并伴有临床症状如头晕、疲劳或胸痛,则需要进一步评估和处理。
2.症状评估:轻度的心动过缓可能不引起明显症状,但如果出现乏力、头晕、昏厥或者呼吸困难,则需立即关注。这些症状表明心动过缓可能影响到了正常的血液循环。
3.原因识别:感染后心动过缓可能与病毒性心肌炎、药物作用(如使用某些抗生素或抗病毒药物)、电解质失衡等因素有关。识别具体原因能够帮助确定合适的治疗方案。
4.专业医疗干预:严重的心动过缓需要在专业医疗机构进行处理。医生可能会根据具体情况调整药物、补充电解质或在必要时植入临时或永久性心脏起搏器。
5.避免自我用药:未经医生指导,避免自行使用药物来调整心率,以免导致病情加重。
持续有效的监控和专业的医学干预是确保心动过缓得到妥善管理的关键。在处理这一问题时,准确判断病情及其潜在原因尤为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