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宁 副主任医师
南京脑科医院 中医科
1.肾虚的定义
根据中医理论,肾虚分为肾阴虚、肾阳虚等类型,主要表现为腰膝酸软、头晕耳鸣、记忆力下降、疲乏无力等症状。它强调的是一种整体性的功能失调,并不涉及具体的器官结构性损害。
2.肾透析的适应症
肾透析是针对慢性肾功能衰竭(即尿毒症)患者的治疗手段。慢性肾病的常见病因包括糖尿病、高血压、慢性肾小球肾炎以及多囊肾等。这些疾病会造成实质性的肾损害,使肾脏无法有效清除体内毒素和多余液体。当肾功能下降至10%-15%时,可能需要透析维持生命。
3.两者的区别
肾虚是一种相对模糊的功能状态,其症状多通过中药调理及生活方式改善进行干预。慢性肾功能衰竭则是由明确的器质性病变或炎症反应导致,是不可逆的病理过程。轻度肾虚不会直接演变成慢性肾病,更不会导致肾透析。
4.肾虚与慢性病的关系
如果长期忽视肾虚的相关症状,不良生活习惯持续存在,比如饮食不节制、长期熬夜等,有可能增加患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病的风险。而这些慢性病若控制不佳,最终可能对肾脏产生影响,引发慢性肾病。
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非常重要,包括合理饮食、避免过劳、不滥用药物以及定期体检,以预防慢性肾病的发生和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