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春平 副主任医师
江苏省人民医院 心血管内科
1.心脏:长期高血压可导致心脏肥大、冠状动脉疾病甚至心力衰竭。需要使用抗高血压药物如ACE抑制剂、β受体阻滞剂或钙通道阻滞剂来减轻心脏负担。严重情况下可能需要心脏手术。
2.脑部:高血压是卒中的主要危险因素,也可能导致认知功能下降。预防性地控制血压是关键,一旦发生卒中则需进行专业神经康复治疗。
3.肾脏:高血压会导致慢性肾病,影响肾功能。需要控制血压、限制盐摄入,必要时使用利尿剂及其他保护肾脏的药物。如果已发展为终末期肾病,可能需要透析或肾移植。
4.眼睛:高血压可能导致视网膜病变,影响视力。需要定期眼科检查,必要时进行激光治疗以防止进一步损伤。
5.生活方式调整:健康的饮食(低钠高钾饮食)、规律的运动、戒烟限酒及减重是不可忽视的管理措施,有助于降低血压及改善整体健康状况。
控制高血压对于防止进一步的器官损害至关重要。结合药物治疗和生活方式改变,同时密切监测血压和定期评估相关器官的功能状况是有效的策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