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韶荣 主任医师
江苏省肿瘤医院 内科
1.肿块位置及大小:纵隔肺腺癌通常出现在肺部与纵隔连接区域,可表现为边界不清晰、形态不规则的肿块。影像上可测量其直径来评估肿瘤的大小,常见的直径在几毫米到数厘米范围内。
2.密度变化:CT图像利用不同组织的密度差异形成对比,肺腺癌通常呈现出较高密度的影像。这种密度变化在增强CT扫描(使用造影剂)后可能更加明显,因为肿瘤组织会吸收更多的造影剂,从而呈现更高的亮度对比。
3.边缘特征:肺腺癌往往具有不规则或毛刺状边缘,这种特征可以与良性病变区分开来。边缘毛刺状的出现是由于肿瘤细胞向周围组织不规则浸润所致。
4.淋巴结改变:纵隔区域的淋巴结肿大可能伴随肺腺癌发生,这是由于癌细胞转移或反应性增生造成的。CT影像会显示淋巴结增大的情况,并可作为肺腺癌分期和预后的重要依据。
5.胸膜牵拉和积液:肺腺癌可能导致胸膜受累,表现为胸膜增厚或肋膈角变钝,严重时可引起胸腔积液。在CT图像上,可以观察到液体在胸腔底部的聚集。
通过以上影像特征的分析,可以更好地理解肺部CT中纵隔肺腺癌的表现。这对于早期诊断和制定治疗方案具有重要意义。有必要定期追踪检查以便及早发现任何变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