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涛 副主任医师
江苏省人民医院 中医科
1.清理伤口:
使用干净的流水轻轻冲洗受伤区域,去除局部污物。如果有明显的污染,可以用生理盐水清洁伤口,避免使用刺激性化学品以减少对皮肤的二次伤害。
2.消毒处理:
在清理伤口后,可选择使用碘伏或酒精进行局部消毒,尽量避免使用浓度过高的酒精,以降低对皮肤的刺激。如果皮肤破损较严重,需要小心操作,确保消毒物质不会直接进入深层组织。
3.缓解炎症:
若皮肤出现红肿、热痛等炎症反应,可在医生指导下使用外用抗生素软膏,例如红霉素软膏或莫匹罗星软膏,帮助抑制细菌感染。同时可考虑使用非甾体抗炎药,如布洛芬片等缓解炎症引起的不适。
4.保护伤口:
如果皮肤破损面积较大或容易受到摩擦,应使用无菌纱布覆盖伤口,防止外界污染物进一步侵入。切记每天更换敷料,并观察伤口愈合情况。
5.控制感染风险:
当伤口出现流脓、疼痛加剧或周围皮肤变红扩大时,可能提示有感染扩散,应立即前往医院就诊,以便接受进一步治疗,如口服或静脉注射抗生素来控制感染。
6.避免二次伤害:
避免再次进行按摩或任何形式的物理刺激,尤其是在皮肤尚未完全愈合期间。应保持伤口干燥清洁,不宜暴露于潮湿环境。
对于皮肤伤口的恢复期间,建议注意饮食营养摄入,多补充富含蛋白质和维生素C的食物以促进组织修复,同时避免剧烈运动或其他可能导致伤口撕裂的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