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春平 副主任医师
江苏省人民医院 心血管内科
1.自然生理变化:夜间血压通常较白天低,这是一种正常的昼夜节律。这一现象是由交感神经活动减少和副交感神经系统占主导地位所导致的。对于大多数人来说,夜间的平均血压下降约10%-20%。
2.药物影响:某些降压药物在夜间会继续发挥作用,从而导致夜间血压降低。一些用于治疗其他疾病的药物(如抗抑郁药和某些麻醉剂)也可能导致低血压。
3.身体脱水:睡眠期间未补充水分,如果身体白天已经缺水,夜间可能会进一步导致血容量不足,引发低血压。
4.心脏相关问题:心脏泵血效率下降,如心力衰竭或心律不齐等,可能在夜间表现得更为明显,导致血压降低。
5.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这种疾病可导致夜间氧气供应不足,进而可能影响血压调节机制。
低血压在一定范围内是人体的正常调节反应,但如果伴随头晕、乏力或其他不适症状,应考虑咨询医疗专业人士进行评估和必要的检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