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小冬 主任医师
江苏省人民医院 结直肠外科
1.痔疮是最常见的原因,尤其是内痔。痔疮是一种肛管静脉曲张性疾病,发病率较高。早期内痔以充血肿胀为表现,严重时可能发展到Ⅲ度或Ⅳ度脱出状态,排便时肉块突出。数据显示,其患病率可达约50%以上,常伴便血、瘙痒等症状。
2.直肠脱垂也可能导致类似现象。直肠脱垂是指直肠部分或全部从肛门外脱出的病理情况,可能与肌肉松弛、内脏支持不足有关。该病多发生于年老体弱者或长期慢性便秘患者。根据流行病学数据,全人群中的患病率约为0.02%-0.5%。
3.肛管息肉也是一种潜在病因。息肉是一种良性增生性病变,存在局部组织异常。肛管息肉虽然脱出的几率较低,但某些类型特别是较大的息肉可能在排便过程中被挤压突出。
4.其他原因如肛裂伴肉芽增生、肛周感染等也可能出现类似症状,但通常伴有明显疼痛或其他不适。
治疗手段包括改善生活习惯如保持大便通畅、避免久坐久站;对症用药如使用痔疮膏、高锰酸钾坐浴;必要时接受手术治疗如痔切除术或直肠固定术等。应注意避免长期拖延病情,以免加重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