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娟 副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消化内科
1.肝脏疾病:最常见的原因包括急性或慢性肝炎、脂肪肝、肝硬化和肝癌。这些疾病会导致肝细胞损伤,释放更多的谷丙转氨酶进入血液。
2.药物作用:一些药物可能对肝脏具有毒性,如某些抗生素、止痛药,以及长期服用大剂量的非处方药,包括对乙酰氨基酚(扑热息痛),都有可能引发肝功能异常。
3.酒精摄入:过量饮酒可导致酒精性肝病,其特征之一就是谷丙转氨酶水平升高。
4.非酒精性脂肪肝病:这是一种与肥胖、糖尿病、高脂血症等代谢综合征相关的常见肝病,也会导致谷丙转氨酶升高。
5.感染性疾病:除了病毒性肝炎,其他感染性疾病如单核细胞增多症、败血症也可能引起肝功能指标异常。
6.心脏疾病:急性心肌梗死或严重心力衰竭时,由于缺氧造成肝脏损伤,转氨酶水平也会升高。
7.自身免疫性疾病:例如自身免疫性肝炎,此类疾病由于免疫系统攻击肝细胞,导致肝脏损伤。
8.其他原因:营养不良、缺氧、甲状腺功能亢进或低下、胆道阻塞等,也可能引发谷丙转氨酶的变化。
持续监测谷丙转氨酶水平及其变化趋势对于评估肝脏健康至关重要。如果发现异常,应及时进行全面的医学检查以明确具体原因。调整生活方式,如减重戒酒,以及慎用药物可以帮助控制转氨酶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