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燕文 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肿瘤科
1.直肠腺癌患者造瘘的目的:
直肠腺癌常发生于直肠下段,如果肿瘤侵犯到更深层次或广泛转移,可能导致肠道梗阻或局部组织破坏。此时,永久性或临时性的造瘘手术可以绕过受损区域,避免粪便滞留引发感染或其他并发症。
在部分患者中,造瘘是为了保护肠道吻合口的愈合。例如,当进行低位前切除术后,为了减少手术部位受到粪便压力而发生裂开,可能会选择临时性造瘘。
2.手术方式与造瘘类型:
造瘘一般分为结肠造口与回肠造口两种类型,具体选择根据患者肿瘤位置、手术范围以及医生评估结果决定。
如果肿瘤位于直肠低位且接近肛门,通常需要永久性造瘘,即切除肛门及周围肌肉,并在腹壁造口以代替其功能。
若进行的是保护性造瘘,一般是临时性的,数月后可在条件允许下进行二期手术关闭造口。
3.术后的生活变化与适应:
术后患者需依靠造瘘袋进行排便,护理包括定期更换造瘘装置、保持造口清洁、防止周围皮肤感染等。
部分患者术后可能出现心理障碍,需在专业人员指导下进行心理调适。
饮食上,需要注意避免高纤维或产气食物,同时逐渐调整饮食结构,确保营养摄入均衡。
4.预期效果与长期管理:
手术成功后,造瘘可以有效缓解因为直肠腺癌带来的临床症状,提高患者生存质量。
长期管理包括定期复查疾病进展情况、护理造口,以及遵医嘱调整生活方式。
造瘘手术对于直肠腺癌患者而言,不仅是延续生命的重要干预措施,也是保证基本生活质量的有效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