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中璞 副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心血管内科
1.诊断与监测:通过心电图及动态心电监测明确是否存在异常传导通路。此过程通常包括Holter监测以记录长时间内的心脏活动。
2.药物治疗:对于症状性患者或有潜在风险的个体,使用药物控制心律是首要步骤。常用药物如β受体阻滞剂或钙通道阻滞剂,但需由心血管专科医生根据具体情况决定。
3.射频消融术:如果药物疗效不佳或患者出现严重心律失常,可考虑进行导管射频消融术。这是一种微创手术,通过消融异常传导纤维来预防复发。
4.定期随访与生活方式调整:无论是否进行了手术治疗,患者均需定期接受心脏科医生的随访。同时,建议避免摄入咖啡因、酒精等可能诱发心律失常的物质,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
尽早识别和处理变异性预激综合征能显著减少并发症风险。不同治疗方案的选择应基于个体病情,由专业医师指导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