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春平 副主任医师
江苏省人民医院 心血管内科
1.定义与标准:正常血压一般被定义为收缩压(高压)小于120毫米汞柱和舒张压(低压)小于80毫米汞柱。当舒张压低于60毫米汞柱时,可被视为低压偏低。
2.常见原因:
体质因素:部分人的体质天生导致低压偏低,并不伴有任何不适症状。
脱水:摄入液体不足或大量出汗可能导致血容量减少,引起低压偏低。
营养不良:缺乏基本营养成分,尤其是某些电解质,如钠、钾,会影响血压。
内分泌功能异常:如甲状腺机能减退、肾上腺功能不全等。
药物作用:一些降压药物可能导致血压过低,包括舒张压。
3.处理措施:
保持充足水分摄入:每天至少饮用1.5-2升水,以确保身体正常的液体平衡。
合理饮食:增加含钠食物的摄入量,但需注意不要过量,以免引起高血压。
监测身体反应:注意是否有头晕、乏力等低血压症状,如有则需要及时就医。
咨询专业意见:若长期存在低压偏低现象且伴随不适,应寻求医生建议并排查潜在病因。
低压偏低通常不会单独构成严重健康问题,但如果持续存在且影响日常生活,则需考虑潜在的健康隐患。定期监测血压状况,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有助于维持整体心血管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