类风湿关节炎中腕关节和指关节功能位的图片是什么样的

2025-07-11
ⓘ 提示: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线下就医

杨宁 主任医师

江苏省中西医结合医院 风湿免疫科

类风湿关节炎患者的腕关节和指关节功能位通常是指在疾病过程中,为保持关节长久功能,减少畸形发生而建议的手术或康复过程中设定的关节位置。这些功能位有助于保护关节结构并维持日常生活操作能力。

1.腕关节功能位:

腕关节应保持轻度背伸位,一般建议20°至30°的背伸,能够确保手部操作时的最佳力学状态。

如果过度屈曲或背伸,会增加关节负担,可能导致进一步损伤,因此需避免腕关节偏离正常功能位。

2.指关节功能位:

掌指关节(MCP关节):掌指关节通常建议保持约15°至20°的屈曲,以预防关节僵硬并维护握力和精细操作能力。

近端指间关节(PIP关节):倾向于保持轻度屈曲位,角度一般控制在10°至15°之间,有助于手指灵活性。

远端指间关节(DIP关节):该关节的功能位通常为自然中立位,不进行明显屈曲或伸展,以减轻远端关节压力。

3.拇指功能位:

拇指的功能位较特殊,要求将第一掌骨保持外展位,同时给予轻微屈曲,以便支持抓握功能。通常建议将指间关节保持约10°至15°的屈曲,而第一掌指关节保持25°至30°的屈曲。

以上所述功能位可以通过佩戴支具、康复训练或手术干预来实现,并根据个体差异调整具体角度。在实施过程中需专业人员指导,避免因姿势不正确引起不适或进一步关节损害。

免费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