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晓文 副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泌尿外科
1.感染性因素
尿道流血可能与尿路感染、前列腺炎或膀胱结核等感染相关。这类感染虽然可能没有疼痛感,但常伴有尿频、尿急、排尿不适等表现。部分患者因病原体的性质及感染部位的差异,仅表现为轻微出血。
2.外伤性损伤
机械性损伤是另一个常见原因。例如插入导尿管、剧烈运动、性行为过度或意外撞击等,都可能引起尿道黏膜破裂导致血液渗出。这类损伤通常无明显疼痛,但可能伴随组织水肿或尿道口发红。
3.结石相关问题
泌尿系结石尤其是靠近尿道的结石磨损尿道壁时,可导致局部毛细血管破裂,出现无痛性血尿。结石的移动可能刺激黏膜,但不一定会伴随剧烈不适。
4.良性或恶性病变
尿道瘤、膀胱癌或前列腺增生等良性、恶性病变也可能引起无痛性尿道流血。这种情况下,流血可能是早期信号,应高度警惕并及时筛查其他异常指标,如尿液中是否混杂血凝块或分泌物。
5.药物或全身性疾病影响
某些抗凝药物(如阿司匹林、华法林)或某些血液系统疾病(如血小板减少、血友病)会导致出血倾向,即使轻微摩擦尿道内壁,也可能引发无痛性流血。
6.特殊病例
放射治疗后遗症、局部炎症反应甚至先天结构畸形等罕见情况也可能成为诱因,需要专业医学影像检查和进一步诊断明确。
尿道流血即使没有伴随疼痛,也不可忽视。建议积极就医,通过尿常规、超声检查及必要的影像学手段明确病因,避免延误处理时间导致病情加重或累及其他器官系统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