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宁 主任医师
江苏省中西医结合医院 风湿免疫科
1.痛风发作与尿酸浓度波动有关。当血液中的尿酸水平升高到一定程度(通常超过420μmol/L),尿酸盐容易在关节中沉积形成结晶。这些结晶会刺激局部组织,引发炎症反应,从而导致疼痛。一旦体内尿酸水平短期内再次升高,可能引起新一轮关节炎发作。
2.沉积的尿酸晶体不能快速清除。即使急性痛风发作的症状缓解,关节内仍可能残留部分尿酸盐结晶,这些结晶会在某些诱因下重新活化免疫系统,引发新的炎症反应。例如饮食中嘌呤摄入过多、酒精过度饮用或剧烈运动等,都可能导致二次疼痛。
3.急性痛风发作后的控制不充分。在首次疼痛缓解后,如果未能及时规范治疗,例如未使用降低尿酸的药物或者未改善饮食习惯,尿酸水平可能持续升高,增加再次发作的风险。
4.局部组织因痛风发作受损。长时间的尿酸晶体沉积可能导致关节结构改变,局部组织敏感性增加,使得关节更容易受到轻微刺激而产生疼痛反应。
痛风患者在症状缓解之后,仍需注意控制尿酸水平,通过调整饮食结构、避免嘌呤含量高的食物以及适当使用降尿酸药物来减少复发风险。同时需要长期监测尿酸浓度以预防进一步关节损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