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燕文 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肿瘤科
1.诊断与监测:胃体低级别上皮内肿瘤通常通过内镜检查和病理活检进行确诊。初始诊断后,应定期进行内镜监测,以评估肿瘤的变化情况,通常每6到12个月进行一次。
2.内镜下切除术:对于较小且局限的病变,可以选择内镜下黏膜切除术或内镜下黏膜下剥离术进行治疗。这些技术可以有效地切除病变组织,并提供病理学检查以确认完全切除和进一步评估。
3.手术干预:若肿瘤显示出高级别病变特征或有侵袭迹象,可能需要进行更广泛的手术干预,如部分胃切除术。这种情况通常需要根据个体的具体情况及病变的进展程度来决定。
4.风险因素管理:患者应关注饮食和生活方式的改善。例如,戒烟、减少酒精摄入,以及增加新鲜水果和蔬菜的摄入,这些都有助于降低风险。
5.随访与再评估:即使经过治疗,仍需定期随访,以便及时发现可能的复发或进展。同时,注意观察任何新的症状,如不明原因的腹痛、体重下降等。
处理胃体低级别上皮内肿瘤主要依赖于早期发现和积极监测,通过内镜技术进行治疗是有效的手段,必要时结合手术干预。长期管理至关重要,应坚持定期随访以确保健康状态保持在最佳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