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娟 副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消化内科
1.气温较高:夏季气温较高,容易导致体内水分不足,进而引发便秘。便秘时排便困难可能导致肛门部位损伤,如痔疮破裂或肛裂,从而出现出血。
2.饮食习惯改变:不少人在夏季会改变饮食结构,比如增加烧烤、油炸食物摄入,减少纤维素摄入。这种变化可能导致肠道功能紊乱,引发便秘或腹泻,从而导致肠道黏膜损伤出血。
3.活动量增加:夏季人们户外活动增多,长时间站立或坐下可能加重痔疮症状,导致出血。
4.感染和炎症:炎症性肠病如溃疡性结肠炎和克罗恩病,在夏季可能因为免疫系统变化或感染加剧,引发肠道出血。
5.着装影响:夏季衣着较少,某些情况下可能造成局部皮肤摩擦,加剧肛门周围组织的刺激和损伤。
在面对大便时出血的情况,应及时关注自身健康状况,并考虑就医以明确诊断和治疗方案。注意保持充足水分摄入、均衡饮食及适当运动可有助于预防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