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中璞 副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心血管内科
1.血管扩张:在高温环境中,身体通过扩张皮肤表面的血管来增加散热,这种作用称为血管扩张。血管扩张会导致血液流动更加顺畅,从而引起血压下降。
2.脱水风险:炎热天气中,人体出汗增多,以维持正常体温。如果补水不足,可能导致脱水,进而引起低血容量,使得心脏泵送的血液减少,导致血压进一步下降。
3.电解质失衡:大量出汗不仅导致水分流失,还伴随电解质如钠、钾的流失。电解质失衡可能影响心率和血压调节功能,进一步影响血压。
4.热应激反应:极端高温可能引发身体的热应激反应,导致心率增加以维持足够的血流量。这种情况下,尽管血压可能短暂升高,但持续高温环境最终仍倾向于导致血压下降。
由于高温可能导致血压下降,尤其是对那些已经存在低血压或心血管疾病的人群,需特别注意保持充足的水分摄入,避免过度曝露于炎热环境中。同时,突发性头晕、乏力等症状出现时,应及时采取措施降温并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