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正祥 主任医师
南京脑科医院 神经外科
1.时间窗限制:溶栓治疗通常需要在症状出现后的4.5小时内进行。在此时间窗内,溶栓药物可能有效溶解血栓,恢复脑部血液供应。一旦超过这一时间窗,脑组织缺血性损伤不可逆转,风险增加。
2.脑细胞坏死:当脑细胞已经发生坏死时,即使溶栓药物能够溶解血栓,恢复血流也不能使坏死的脑细胞复活。这种情况下,溶栓的潜在好处会被其风险所抵消。
3.出血风险:溶栓治疗存在引发颅内出血的风险。在脑梗死大面积坏死的情况下,这一风险更高,因为受损的血管壁更脆弱。
4.影像学评估:现代医学技术可以通过CT或MRI等影像学手段评估脑组织的存活状况。如果确认广泛坏死,医生可能会选择其他治疗策略,而非溶栓。
以上信息表明,在脑细胞已坏死的情形下,实施溶栓治疗可能得不偿失,应高度谨慎,全面评估病情和治疗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