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娟 副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消化内科
1.感染:细菌、病毒或寄生虫感染是引起急性腹泻和出血的常见原因。常见的病原体包括沙门氏菌、志贺菌和大肠杆菌等。感染通常伴随发热、恶心和呕吐。
2.炎症性肠病:如克罗恩病或溃疡性结肠炎,这些慢性疾病可以导致肠道内壁发炎,造成腹泻、腹痛和直肠出血。年轻人群中较为常见,并可能伴有其他系统性症状。
3.消化道出血:上消化道或下消化道的出血会导致大便中出现鲜血或黑便。上消化道出血常伴有呕吐物呈咖啡色,而下消化道出血则表现为鲜红色血便。
4.痔疮或肛裂:这种情况通常伴随排便时疼痛,血液量较少且血液通常附着于粪便表面或厕纸上。
5.药物副作用:某些抗生素或非甾体抗炎药物(如阿司匹林、布洛芬)可能引起胃肠道不适及出血。
6.食物过敏或不耐受:乳糖不耐受或麸质过敏可能引发腹泻,有时也会引起轻微出血。
出现上述症状时应及时就医,尤其是如果症状严重、持续时间长或伴有其他异常体征。在医疗机构进行详细评估,包括病史询问、体格检查及必要的实验室检测,有助于明确诊断。保持观察自己的身体状况,避免自行使用药物以免掩盖病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