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涛 副主任医师
江苏省人民医院 中医科
1.睡眠质量与睡眠时长:睡眠超过十小时可能并不代表睡眠质量高。反而,长时间的睡眠可能是因为睡眠质量差,身体需要更长的时间来恢复。多梦通常出现在快速眼动睡眠期(REM期),如果这一时期频繁出现且持续时间过长,可能会导致感觉睡眠并不“深沉”,进而促使人不自觉延长睡眠时间。
2.心理压力与焦虑:心理压力、焦虑或者抑郁等心理状态会影响睡眠的结构和质量,使得人更容易做梦,甚至频繁梦到一些令人不安的内容。这种情况下,即使睡眠时间较长,睡眠的恢复效果也可能不佳。
3.身体健康状况:一些身体疾病如甲状腺功能减退、慢性疲劳综合征、贫血等可能会导致人出现过度的睡眠需求。同时,这些疾病也可能伴随较多的梦境活动,这是因为身体在生理上处于一种不完全的恢复状态,影响了正常的睡眠节律。
4.生活方式与作息习惯:不规律的生活作息,如频繁熬夜、饮食不规律、缺乏运动等,可能会影响生物钟,从而导致睡眠时间延长并多梦。生活习惯的紊乱会干扰内分泌系统,进一步影响睡眠质量。
建议:为了改善这种情况,首先要确保良好的睡眠环境,如舒适的床具、适宜的室温等;保持规律的生活作息,避免熬夜和睡眠时间不固定;还可以通过适量运动、冥想等方法缓解心理压力。如果上述方法效果不显著,建议咨询专业医生,以排除潜在的身体或心理疾病。
请注重自我调节与生活方式的改善,愿您早日恢复健康、良好的睡眠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