韦继南 副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骨科
1.发病机制:先天性束带综合征普遍认为是由于羊膜囊膜破裂后形成纤维性束带,缠绕并压迫正在发育中的胎儿体部。这种压迫可能导致组织缺血或坏死。
2.症状表现:根据束带对胎儿不同部位的影响,症状可以包括肢体畸形、如指趾缺失、唇裂、腭裂以及面部不对称等。还可能出现截肢、软组织凹陷和其他结构性异常。
3.发生率:该综合征的发生率约为1:1200至1:15000新生儿不等。在多数情况下,这是一起偶发事件,并不会遗传。
理解先天性束带综合征的成因有助于进行早期诊断和适时干预,以减少可能的严重后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