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部有针眼,应在哪里艾灸

2025-08-31
ⓘ 提示: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线下就医

吕涛 副主任医师

江苏省人民医院 中医科

眼部针眼,也称麦粒肿,是由于睑板腺或皮脂腺感染引起的一种急性化脓性炎症,通常表现为局部红肿、疼痛和硬结。艾灸可以通过刺激特定穴位来改善局部血液循环,缓解症状。

1.攒竹穴:位于眉头处,与眼部区域关系密切。艾灸此穴可以疏通经络、消散眼部充血,有助于缓解针眼的不适。

2.睛明穴:位于内眼角上方,刺激该穴位能够促进局部气血流通,帮助炎症消散。

3.太阳穴:在眉梢与外眼角连线的中点稍后方。此穴连接眼部周围的经络,艾灸有助于减轻疼痛,缓解炎症。

4.合谷穴:位于手背第一、二掌骨之间,刺激此穴位可以调节全身气机运行,间接改善眼部不适。

5.足三里穴:位于小腿外侧,髌骨下缘约四横指的位置。艾灸足三里有益于增强免疫力,帮助身体更快恢复。

6.风池穴:在后颈部靠近发际线的凹陷处。艾灸风池穴有助于驱散头面部寒邪,促进炎症消退。

实施过程中要注意安全,将艾灸温度控制在舒适范围,避免烫伤皮肤。针眼较严重时,建议配合医生治疗,不应单独依赖艾灸方法进行干预。

免费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