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燕文 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肿瘤科
1.粪便潜血试验
粪便潜血试验是一种简单且非侵入性的初步筛查方法。每年进行一次常规检测可以有效检测隐匿性出血,阳性结果提示肠道可能存在病变,但需要进一步确诊。敏感性较差,可能漏检部分早期病例。
2.粪便DNA检测
检测粪便中的癌症相关基因突变和甲基化标志物,对早期发现结直肠癌具有较高准确性。建议每1-3年筛查一次,适用于有轻度风险升高但不愿接受内镜检查的人群。
3.多层CT结肠成像(虚拟结肠镜)
通过CT扫描重建结肠三维影像,无需插入内镜即可评估肠道情况。该方法适合不能耐受传统肠镜检查者,但对微小息肉的灵敏度有限。
4.纤维结肠镜检查
是诊断浸润性肠癌的金标准。50岁以上的普通人群推荐每5-10年进行一次。纤维结肠镜不仅能观察肠道黏膜,还可直接取样活检或切除可疑病变。
5.其他辅助检查
CEA(癌胚抗原)是一种血液标志物,可用于随访监测肠癌患者,但作为筛查手段的敏感性与特异性不足。结合CT或MRI检查,可以评估肿瘤局部扩散和远端转移。
40岁以上人群、有结直肠癌家族史或炎症性肠病患者为高风险人群,应在专业医生指导下开始定期筛查,并根据风险分级选择最适宜的检测方案,务求尽早发现病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