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仁宏 主任医师
江苏省肿瘤医院 肿瘤内科
1.瘢痕疙瘩常见于皮肤损伤后,如手术切口、烧伤、外伤、甚至轻微的划伤和虫咬。约10%-15%的人口有瘢痕体质,更易形成瘢痕疙瘩。
2.瘢痕疙瘩通常表现为粉红色或褐色的坚硬、光滑的隆起物,边缘不规则,且逐渐扩大。其直径可从几毫米到数厘米不等。
3.多发部位包括胸骨(45%)、肩膀(30%)、耳垂(9%)和上臂(6%)。
4.鉴别诊断时需考虑其他皮肤病变如脂肪瘤、皮脂腺囊肿、皮肤纤维瘤等,这些病变在触感、外观和发展上有所不同。脂肪瘤通常较软,皮脂腺囊肿可挤出白色物质,而皮肤纤维瘤则颜色较深且不扩展。
针对瘢痕疙瘩的治疗方法多种多样,包括局部注射类固醇、硅胶贴片、冷冻治疗、激光治疗和手术切除。但治疗效果因人而异,有复发风险,应由专业医生评估并决定最佳治疗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