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晓东 副主任医师
江苏省中医院 整形外科
1.微针针刺:
工具:微针针刺通常使用一种名为“皮肤滚轮”的装置,其上有许多细小的针。这些针的长度通常在0.1至2.5毫米之间。
作用机制:微针主要用于刺激皮肤表面,促进胶原蛋白再生,常用于美容行业以改善皮肤质地和减少皱纹。
应用范围:主要用于皮肤美容,如痤疮瘢痕、色斑和毛孔粗大等问题。通过刺激皮肤再生修复,达到改善外观的效果。
2.小针刀:
工具:小针刀是一种结合了针灸针和手术刀功能的特定工具。其形状类似于针,但在前端有一个扁平的切割部分。
作用机制:小针刀用于深入组织内部,通过切割或松解粘连来缓解疼痛和改善功能。
应用范围:主要用于肌肉骨骼系统疾病,如腰椎间盘突出、肩周炎和腱鞘炎等。通过松解软组织粘连,减轻疼痛和恢复活动能力。
微针针刺和小针刀虽然都属于针刺类疗法,但在用途和操作上存在显著区别。微针针刺主要用于皮肤表面的美容,而小针刀则用于深层组织治疗。选择适合的治疗方式应根据具体的病情和需求,并咨询相关专业人员的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