耿良元 副主任医师
南京脑科医院 神经外科
1.溶栓治疗:对于符合条件的患者,静脉溶栓药物,如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应在症状出现后3至4.5小时内尽快使用,以溶解血栓并恢复血流。
2.机械取栓:对于大血管闭塞情况,尤其是tPA无法使用或不充分的情况下,可以考虑进行机械取栓术。这通常在症状发作后6小时内进行,但某些情况下可延长至24小时。
3.抗血小板及抗凝治疗:在急性期和后续预防中,通过阿司匹林或其他抗血小板药物来降低再次发生中风的风险。根据具体病情可能需要使用抗凝药物。
4.控制危险因素:包括高血压、糖尿病、高胆固醇等心血管危险因素的管理,以及戒烟、限酒和健康饮食。
5.康复治疗:早期开始物理、职业和语言治疗有助于改善功能恢复,提高生活质量。
及时识别和处理脑梗死十分重要,应遵循以上治疗策略以优化患者预后。不同个体的治疗方案可能有所不同,需根据具体临床情况进行调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