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重症患者会长时间昏迷

罗正祥 主任医师

南京脑科医院 神经外科

重症患者长时间昏迷通常是由于脑功能受到严重影响,可能涉及多种生理和病理因素。昏迷的持续时间和程度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其潜在原因及其严重性。

1.脑损伤:外伤、出血、中风等直接导致脑组织损害,是昏迷常见原因之一。比如,蛛网膜下腔出血后,约有20%至40%的患者可能会出现不同程度的昏迷状态。

2.代谢紊乱:肝衰竭、肾衰竭或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等代谢障碍会引起毒素积累,影响脑功能。例如,在肝性脑病中,氨水平升高,导致脑细胞功能受损。

3.药物或毒物中毒:某些药物过量,如镇静剂、麻醉剂,或中毒事件可抑制中枢神经系统,引发昏迷。统计显示,药物过量是急诊科因昏迷入院的一个主要原因。

4.感染:如脑膜炎或败血症,这些感染可引起脑水肿或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从而导致昏迷。

5.缺氧:心肺复苏后缺氧性脑病是长时间昏迷的另一原因,缺氧对脑细胞的损害可导致长期甚至永久性意识丧失。

6.癫痫持续状态:未得到有效控制的持续性癫痫发作,会造成脑功能异常,可能导致昏迷。

在临床实践中,评估和管理昏迷病人需要详细的病史、体检以及必要的辅助检查,如脑部影像学、脑电图和实验室检测。了解具体病因对于预后判断和治疗策略制定至关重要。妥善处理原发疾病,同时维持正常的生命体征,是改善预后的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