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春平 副主任医师
江苏省人民医院 心血管内科
1.心肌缺血的治疗重点在于恢复冠状动脉的血流。常见的方法包括药物治疗,如硝酸酯类、β受体阻滞剂和钙通道阻滞剂,通过改善血流动力学来缓解症状以及预防心肌损伤。还可以通过介入手术如冠状动脉造影和支架置入等方法来直接解除动脉狭窄。
2.白蛋白是一种主要用于维持血浆胶体渗透压和携带物质的蛋白。当存在低蛋白血症或需要快速纠正低容量状态时可能会给予白蛋白输注。心肌缺血并不是白蛋白的典型适应症,因为心肌缺血与血流动力学的障碍或血管病变直接相关,而非蛋白水平的问题。
3.虽然白蛋白具有扩容作用,但其在心血管疾病中的使用需谨慎评估,特别是在充盈压高或有心功能衰竭风险的患者中。过度扩容可能加重心脏负担。在处理心肌缺血时,应优先考虑恢复冠状动脉血流和改善心肌耗氧平衡的治疗策略,而非单纯输注白蛋白。
心肌缺血的治疗应当聚焦于恢复血流和减少心肌损伤,白蛋白的使用通常不适用于此状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