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崇峰 主任医师
南京市第一医院 中医针灸科
1.部位选择:腕踝针的针刺部位集中在上肢的腕关节周围和下肢的踝关节周围。这些区域通常覆盖了手三阳经络(大肠经、三焦经、小肠经)和足三阳经络(胃经、胆经、膀胱经)的走行路径。选择这些部位是因为它们与全身经络系统有密切联系,调节作用显著。
2.针刺深度:腕踝针针刺的深度相对较浅,一般在几毫米至1厘米之间。这是为了刺激皮下神经末梢,而不损伤深层组织。刺入深度的把控需根据患者体质、病情和穴位位置进行调整。
3.针刺角度:针刺时一般采用垂直或略微倾斜的方式进入皮肤。不同穴位可能需要调整刺入角度以更好地达到预期疗效。
4.操作要求:针刺时,需避开血管和重要神经,以减少疼痛和副作用。同时,施针人员应具备专业技能和丰富经验,以确保操作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腕踝针针灸通过合理选择和刺入特定的部位,能够有效调节经络气血,缓解多种疾病的症状。在实施过程中,应充分考虑个体差异,仔细调整针刺方案以获得最佳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