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萍 副主任医师
南京市第一医院 中医科
1.减轻炎症和肿胀:针灸能够增加局部血液循环,帮助消除炎症和肿胀。通过刺激特定穴位,可以促进受伤区域的新陈代谢,从而加快恢复过程。
2.缓解疼痛:针灸可刺激神经系统释放内啡肽等天然止痛物质,有助于降低疼痛感。研究表明,针灸对于缓解急性和慢性疼痛具有一定效果。
3.改善肌肉功能:在摔伤后,受损的肌肉可能会出现紧张或功能障碍。针灸通过调节神经肌肉功能,可以减轻肌肉痉挛,促进肌肉协调和正常活动。
4.增强免疫功能:针灸能够调节免疫系统反应,帮助身体更有效地应对创伤。刺入特定穴位后,可能会触发免疫细胞的活跃,从而促进伤口愈合和细胞再生。
进行针灸治疗时,应该在专业针灸师的指导下进行,并结合其他医学治疗措施,如休息、冰敷或药物治疗,以达到最佳效果。注意选择卫生条件良好的针灸场所,以避免感染等并发症。在接受针灸期间,如有不适或过敏反应,应及时与医生沟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