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琼 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内分泌科
1.基础代谢率:基础代谢是指人体在安静状态下维持生命所需的最低能量消耗。基础代谢率受到年龄、性别、体重、肌肉质量等因素的影响。有些人的基础代谢率较低,即使长时间不进食,体内储存的能量也能支持较长的时间而不感到饥饿。
2.食物类型和摄入量:晚餐的食物种类和数量会直接影响次日的饥饿感。如果晚餐富含蛋白质、纤维和健康脂肪,这些成分通常消化较慢,可以在胃中停留更长时间,从而延迟饥饿感。
3.生活方式和活动水平:一个人日常的活动水平也会影响其饥饿模式。体力劳动者或活跃的运动员通常新陈代谢更快,并且需要更多的能量摄入。而相对不活跃的人群可能不容易感到饥饿。
4.生物节律和激素:人体的生物钟和激素水平(如胰岛素、瘦素和胃饥饿素)调节着饥饿和饱腹感。在某些人中,这些激素的波动可能导致较长时间的不饥饿。
不同个体间存在很大的差异,不能简单地依据餐后不饿来判断代谢能力是否良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