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蔚 副主任医师
江苏省人民医院 普通外科
1.停药和监测:立即停止使用甲氨蝶呤,并定期监测血清肌酐水平和肾功能指标,以评估损伤程度。
2.补液治疗:通过静脉输液增加尿量,帮助排除甲氨蝶呤,通常每日补充液体可达3-4升,以促进肾脏排泄。
3.碱化尿液:使用碳酸氢钠或其他碱化剂提高尿液pH值至7以上,有助于降低甲氨蝶呤在肾小管中的沉积风险。
4.使用解毒剂:应用药物如醛固酮拮抗剂或葡萄糖胺以中和甲氨蝶呤毒性并保护肾功能。
5.透析治疗:在严重情况下,可考虑进行血液透析以快速降低甲氨蝶呤浓度。
早期识别和干预对于恢复肾功能至关重要,同时应尽量避免使用影响肾功能的其他药物或物质。定期复查和密切监控患者状态可以帮助防止进一步损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