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血管疾病如何导致肾损伤

2025-08-03
ⓘ 提示: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线下就医

管蔚 副主任医师

江苏省人民医院 普通外科

心血管疾病能够通过多种机制导致肾损伤。心脏和肾脏之间存在相互影响的关系,心血管疾病可能会对肾脏产生直接和间接的负面影响。

1.血流减少:心血管疾病如心力衰竭、冠状动脉疾病等会导致心输出量下降,使得肾脏的血流量减少,影响其正常功能。肾脏需要足够的血液供应来维持过滤和代谢功能,长时间的低血流状态可能造成慢性肾损伤。

2.高血压:心血管疾病常伴随高血压,而持续的高血压会对肾脏的小血管造成损害。肾小球在高压环境下容易受到伤害,引发肾小球硬化及功能衰退。

3.心源性急性肾损伤:急性心衰或严重心律失常可以诱发心源性急性肾损伤。这种情况下,心脏功能不全导致血液循环紊乱,肾脏缺氧,进一步加重肾功能异常。

4.慢性炎症反应:心血管疾病常与慢性炎症反应相关,炎症因子可以通过各种途径影响肾脏健康。炎症不仅引起血管损伤,还促进纤维化过程,使得肾组织逐渐丧失正常功能。

5.药物影响:治疗心血管疾病所使用的某些药物可能对肾脏有副作用。例如,一些降压药或利尿剂长期使用可能导致电解质失衡和肾功能减退。

以上机制共同作用,增加了心血管疾病患者发生肾损伤的风险。在诊断和管理心血管疾病时,应密切关注肾脏功能变化,以便及时采取干预措施。

免费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