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建海 副主任医师
江苏省中医院 营养科
1.酶活性的变化:饮酒时脸红通常与乙醛脱氢酶2(ALDH2)活性有关。该酶负责将乙醛转化为乙酸。缺乏ALDH2的人群饮酒后易脸红,因为乙醛在体内积累导致血管扩张。长期饮酒可能导致机体适应,酶活性或体内其他代偿机制增强,使得喝酒后脸不再容易发红。
2.耐受性的增加:经常饮酒可能导致身体对酒精产生一定程度的耐受性。这意味着个体需要更大量的酒精才能达到相同的生理反应,包括面部潮红等。这种情况下,喝酒后的脸红反应可能减弱或消失。
3.神经系统的适应:神经系统对酒精的反应也可能发生变化,经常饮酒的人群中,神经系统可能调整其对刺激物的敏感性,从而减少脸红反应。
4.饮酒习惯的改变:饮酒量、频率和种类的改变也可能影响脸红反应。例如,逐渐减少饮酒量或选择不同类型的酒精饮品可能会使脸红现象减轻。
喝酒脸红后期不再发红可能是由于酶活性、耐受性、神经系统适应及饮酒习惯的综合变化所致。持续饮酒可能引发健康问题,应根据个人身体情况控制酒精摄入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