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晓文 副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泌尿外科
1.感染:尿路感染,例如膀胱炎或尿道炎,可能导致尿液中出现白色絮状物。这通常是由于细菌或其他微生物感染引起的,伴随症状可能包括尿频、尿急和排尿疼痛。
2.尿液中含有蛋白质或磷酸盐沉淀:高浓度的蛋白质或磷酸盐在尿液中可能形成沉淀物,表现为白色絮状物。此类情况常见于脱水或饮食摄入过多的情况下。
3.肾脏疾病:某些肾脏疾病,如肾小球肾炎,也可能导致尿液中出现异常成分,包括白色絮状物。这些疾病通常还会伴随其他症状,如水肿、高血压和疲劳。
4.泌尿系统结石:结石脱落或磨损可能释放微小颗粒进入尿液,使其看起来混浊或带有沉淀物。
5.性传播感染(STI):如淋病或衣原体感染,会导致尿液中产生分泌物,呈现白色絮状物,这通常伴随着尿道分泌物增多和排尿不适。
6.糟糕的卫生习惯:不良的个人卫生可能导致外部污染物进入尿液样本,误认为是内部问题。
7.女性阴道分泌物:在女性中,阴道分泌物有时可能掺杂进尿液中,使其看起来有悬浮物。
对于尿液中出现白色絮状物,建议进行详细的医学检查以明确病因,尤其当该现象持续存在或伴有其他不适症状时。及时就医可以确保获得正确的诊断和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