卜迟斌 主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消化科
1.饮食因素:饮食不当可能导致消化系统紊乱,引发腹泻。例如,食用过多油腻食物、乳制品或含糖量高的食物。这种情况下,可以尝试调整饮食,避免上述食物,并观察症状是否缓解。
2.感染:细菌、病毒或寄生虫感染是常见的腹泻原因,如轮状病毒、诺如病毒或大肠杆菌感染。此时,建议增加液体摄入,以防止脱水,并密切监测体温和其他症状变化。
3.药物副作用:某些药物可能引起腹泻作为副作用。如果近期开始使用新药,应查看药物说明书,了解其副作用,并咨询医务人员是否需要调整剂量或更换药物。
4.慢性疾病:一些慢性疾病如肠易激综合症或炎症性肠病,也可能导致长期腹泻。这需要通过医疗检查进行诊断,并在专业医疗指导下进行治疗。
5.脱水风险:持续腹泻容易导致身体脱水,表现为口渴加剧、尿量减少、皮肤干燥等。应及时补充水分及电解质,如喝盐水或口服补液盐溶液。
若腹泻持续时间较长(超过48小时)、伴有严重腹痛、高热、呕吐或大便中有血,应尽快就医,获取专业的医学诊断和治疗。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合理饮食是预防腹泻的重要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