跛行是什么原因

2025-06-05
ⓘ 提示: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线下就医

韦继南 副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骨科

跛行是一种由于下肢功能障碍或疼痛引起的异常步态,常见原因包括肌肉、关节、神经和骨骼系统的异常。

1.骨骼问题:骨折、骨髓炎或骨肿瘤可能导致下肢承重困难,从而造成跛行。骨科疾病如髋关节发育不良或股骨头坏死也常见于儿童和青少年。

2.关节问题:关节炎(如类风湿性关节炎或骨关节炎)会导致关节疼痛、僵硬及活动受限,最终表现为跛行。

3.肌肉和肌腱问题:肌肉拉伤、肌腱断裂或肌肉萎缩都会影响下肢功能,导致行走时出现跛行。

4.神经系统问题:周围神经损伤、腰椎间盘突出或脊髓损伤可影响神经信号传导,引起下肢无力或麻木,导致跛行。

5.血管问题: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等血管病变会引起供血不足,导致行走时出现间歇性跛行。

6.感染或炎症:感染性关节炎、滑囊炎或软组织感染会引起局部疼痛和功能障碍,表现为跛行。

针对跛行的治疗需根据具体病因进行诊断和处理,如有必要,应及时就医以获取专业建议。

免费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