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娟 副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消化内科
1.痔疮:这是最常见的原因。内痔通常表现为无痛性出血,血色鲜红,可在排便结束时滴落或附着于粪便表面。外痔则多伴有疼痛,但也可能仅表现为出血。
2.肛裂:一般与排便时的疼痛有关,出血量通常较少,血液呈鲜红色。肛裂常因过度用力排便或坚硬的粪便引起,但即使大便柔软,有时也可由于局部损伤或其他因素导致裂口形成。
3.炎症性肠病:包括克罗恩病和溃疡性结肠炎,这两种疾病均可导致肠道内壁发炎,进而引发出血。此类疾病往往还伴有其他症状,如腹痛、腹泻和体重减轻。
4.息肉或肿瘤:虽然相对较少见,但大肠息肉或肿瘤也可能导致无痛性的便血,尤其是当息肉或肿瘤位置较低时。
考虑到便血可能由多种原因引起,建议及时就医进行详细检查,以确定具体病因并采取适当的治疗措施。早期识别和处理可以有效预防潜在的严重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