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用精神疾病药物是否会引发帕金森病

2025-06-09
ⓘ 提示: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线下就医

耿良元 副主任医师

南京脑科医院 神经外科

服用精神疾病药物本身不会直接引发帕金森病,但某些抗精神病药物可能导致类似帕金森病的症状。通常,这些症状是药物副作用的一部分,而不是典型的帕金森病。

1.抗精神病药物,例如第一代抗精神病药(如氟哌啶醇和氯丙嗪),以及一些第二代抗精神病药(如利培酮),可以影响脑内多巴胺系统。这种影响可能导致帕金森样症状,如震颤、动作缓慢和肌肉僵硬。这些症状被称为“药源性帕金森综合征”。

2.帕金森病是由于脑部多巴胺神经元退化导致的,其特征包括运动障碍和非运动症状。药源性帕金森综合征与此不同,通常在停止或调整药物后症状可以减轻或消失。

3.数据显示,大约有20%到30%的患者在使用抗精神病药物时可能出现药源性帕金森综合征。这个比例因药物类型、剂量以及个体敏感性而有所差异。

4.尽管这些药物可以引起帕金森样症状,它们仍然是治疗精神疾病的重要工具,通过调整剂量或换用其他药物可以有效管理这种副作用。

在用药过程中,应密切观察是否出现帕金森样症状,并及时与医生沟通以寻求适当的解决方案。

免费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