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中璞 副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心血管内科
1.病因与机制:
预激综合征的主要特征是某些人存在先天性的心房与心室之间的额外传导通路,称为旁道。这些旁道使得心脏电信号可以绕过正常的传导系统,从而导致快速心律失常。
室性心动过速则是由心室内的异常电信号触发,通常与心肌病变有关,如缺血性心脏病、心肌炎或心肌纤维化等。这种异常信号引发心室的异位节律,导致心室跳动频率过快。
2.临床表现:
预激综合征患者可能无明显症状,但在发生心动过速时会出现心悸、头晕甚至晕厥。如果伴随心房颤动,还可能发生严重的快速心室反应,产生猝死风险。
室性心动过速患者通常表现为持续性心悸、胸闷、乏力、头晕、意识丧失,严重时可因心输出量急剧下降导致心源性休克或猝死。
3.心电图特征:
预激综合征的心电图通常显示PR间期缩短和δ波(即QRS波起始处的缓慢上升部分)。当发生心动过速时,可见宽QRS波群的规则性心动过速。
室性心动过速的心电图特点是宽QRS波群的规则性心动过速,但其QRS波形往往表现出心室除极异常,且无P波或P波与QRS波分离。
4.治疗原则:
预激综合征的治疗取决于症状和并发症的严重程度。无症状患者通常无需特殊治疗;对于有症状的患者,可考虑药物治疗以控制心动过速,或者行射频消融术切断旁道。
室性心动过速需要紧急处理。首选方案包括药物(如胺碘酮)或电复律治疗,对于基础疾病明确的患者需进行病因治疗,如植入除颤器或纠正潜在的代谢紊乱。
由于二者均可能对生命健康构成严重威胁,应特别重视早期诊断和及时干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