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绍东 副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脊柱外科
1.病因:脊柱侧弯可分为特发性、神经肌肉性和先天性等类型。其中,特发性脊柱侧弯最常见,多发生在青少年期,其进展速度较难预测;神经肌肉性和先天性脊柱侧弯可能因原发疾病的影响而更易进展。
2.患者年龄:青少年时期是脊柱侧弯发展的高风险阶段,因为此时身体正处于快速生长时期。成年后,虽然生长速度减缓,但也可能出现进展,尤其是在未进行有效干预的情况下。
3.初始弯曲度:一般来说,初始弯曲度越大,未来发生进展的可能性也越高。小于20度的弯曲通常较为稳定,而超过50度的则容易继续恶化。
4.治疗情况:早期发现并通过支具、理疗或手术等手段进行干预,有助于控制弯曲度的发展。如果未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特别是在高风险人群中,脊柱侧弯可能在两年内有所加重。
脊柱侧弯在两年后的变化因个体差异而异,定期随访、监测,并根据医师建议采取合适的治疗措施十分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