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硬化与乙型肝炎引起的肝衰竭哪种更严重

2025-10-02
ⓘ 提示: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线下就医

刘娟 副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消化内科

肝硬化和乙型肝炎引起的肝衰竭都是严重的疾病,然而乙型肝炎导致的急性肝衰竭通常更危险,因为它可能在短时间内迅速发展并危及生命。

1.乙型肝炎是由病毒感染引起的,可以导致慢性肝病甚至肝衰竭。乙型肝炎感染后约5%-10%的成年人会发展为慢性乙型肝炎,这种情况可能进一步演变为肝纤维化或肝硬化。一旦进入肝衰竭阶段,可能出现黄疸、凝血功能障碍以及意识模糊等严重症状。

2.肝硬化则是由长期肝损伤导致的慢性病变,是许多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包括长期酒精摄入、病毒性肝炎、脂肪肝病变以及遗传性疾病等。大约20%-30%的慢性肝炎患者可能发展为肝硬化。肝硬化进展较缓慢,但也可能导致肝功能衰退,出现腹水、出血倾向以及肝性脑病等症状。

3.乙型肝炎引起的急性肝衰竭具有快速发展的特点,死亡率可高达60%-80%,尤其在未及时进行肝移植的情况下。肝硬化往往是一个逐渐发展的过程,虽然最终可能导致严重的肝功能损害,但其进程通常较慢,且早期干预可以改善预后。

乙型肝炎引起的急性肝衰竭由于其迅速发展和高死亡率,通常被视为更为严重的情况。而肝硬化虽然也是一种严重的慢性肝病,但其进展相对缓慢,允许更多时间进行治疗和管理。积极的医学干预和健康管理对于这两种疾病都至关重要。

免费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