肠癌发病前两年的预警征兆有哪些

2025-06-04
ⓘ 提示: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线下就医

刘燕文 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肿瘤科

肠癌在发病前的两年内可能会出现一些早期的预警征兆,这些症状虽然并不具有特异性,但值得引起关注,尤其是持续或反复发生时,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排便习惯的改变

排便次数、时间和规律可能发生显著变化。例如,长期便秘与腹泻交替,或者原本规律的排便突然变得无规律。这种情况可能提示肠道蠕动功能受到干扰。

2.大便形状异常

大便形态细长、扁平,或者变得不成型且持续存在。肿瘤可能对肠腔造成压迫,从而导致粪便通过时形状发生改变。

3.大便带血或颜色异常

粪便中发现鲜红色或暗红色血液,或者粪便呈黑色、柏油样,提示可能存在肠道出血。少量间断的血便也不容忽视。

4.腹痛或腹部不适

隐隐作痛、胀气感、绞痛等症状,尤其是在饭后或排便前后容易出现。若无其他诱因却长期存在这种症状,可能与肠道病变相关。

5.体重减轻与乏力

无明显原因的体重下降伴随疲倦感,可能提示全身代谢异常或有消耗性疾病,应尽早查明原因。

6.贫血表现

慢性失血可能导致缺铁性贫血,表现为面色苍白、心悸、头晕等。肿瘤早期可能会导致肠道黏膜小范围破损,继而引发慢性失血。

7.食欲减退与腹胀

食欲减退、餐后饱胀感增加,有时伴随恶心,可能与肠道通畅度受限或局部炎性刺激有关。

如上述症状之一持续超过两周或反复出现,需尽早到医院进行检查评估,包括粪便潜血试验、肠镜检查以及相关影像学检查,以明确是否存在恶性病变风险并及时采取干预措施。

免费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