粘连性关节炎是什么

2025-07-04
ⓘ 提示: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线下就医

杨宁 主任医师

江苏省中西医结合医院 风湿免疫科

粘连性关节炎是一种由于炎症、创伤或手术等因素引起的关节内组织异常粘连,导致关节活动受限甚至完全僵直的疾病。它可能影响日常生活质量,需要及时评估与治疗。

1.定义与病因:

粘连性关节炎主要表现为关节周围软组织的纤维化、挛缩和粘连。

常见病因包括外伤(如骨折后),长期不活动导致的关节强直,以及某些自身免疫性疾病如类风湿关节炎。

外科手术后也可能形成粘连,尤其是在膝关节、肩关节等部位。

2.症状表现:

关节疼痛:多数患者报告关节区域的持续性或阵发性疼痛,通常与活动相关。

活动受限:粘连会阻碍正常的关节活动范围,使弯曲或伸展动作困难。

肌肉无力:长时间的活动受限可能导致相邻肌肉出现废用性萎缩。

炎症反应:部分患者可能伴有局部肿胀、红热等炎症表现。

3.诊断方法:

临床检查:医生通过体格检查评估关节的活动度和是否存在压痛。

影像学检查:X线可排除骨性病变;核磁共振成像帮助明确软组织粘连的程度。

实验室检查:在怀疑炎症性疾病时,可检测炎症指标如C反应蛋白或类风湿因子。

4.治疗措施:

保守治疗:早期阶段通常推荐物理治疗,通过被动和主动运动缓解粘连;还可以使用非甾体抗炎药以减轻疼痛和控制炎症。

手术干预:严重病例可能需要关节镜松解术或其他手术,以剥离粘连、恢复关节功能。

康复训练:术后康复计划非常重要,包括持续的功能锻炼,以防止再次粘连。

5.预防:

适当的早期活动是预防粘连的关键,尤其是在手术或受伤后。

避免关节长期固定,定期进行康复训练,保持关节灵活性。

粘连性关节炎如果未及时处理,可能对关节功能造成不可逆的损害,因此早期发现和治疗至关重要。

免费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