卜迟斌 主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消化科
1.胃肠道快速蠕动:当进食后消化道受到刺激,如某些药物或疾病引起的胃肠动力过强,食物在肠道中没有充分消化和吸收,就会迅速排出体外。这种情况下,食物未经过足够的消化,看起来像原来的样子。
2.食物中毒:某些细菌、病毒和寄生虫可以污染食物,导致急性胃肠炎。常见的病原体包括沙门氏菌、大肠杆菌、诺如病毒等。感染后,人体会通过加快肠道蠕动来迅速排出有害物质,从而导致腹泻和未消化的食物排出。
3.食物不耐受:一些人对特定食物中的成分(如乳糖、麸质)不耐受,摄入后会引发消化问题。这种情况下,食物无法正常被消化和吸收,导致腹泻并含有未消化的食物颗粒。
为了避免类似情况的发生,应注意饮食卫生和个人过敏史,及时就医了解具体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