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韶荣 主任医师
江苏省肿瘤医院 内科
1.辅助化疗:对于存在高危因素的患者,如淋巴结转移、肿瘤大小超过4厘米或分化程度差等,辅助化疗可能是必要的。研究表明,辅助化疗可以显著提高术后的总生存率和无病生存率。具体方案一般包括铂类药物联合其他抗肿瘤药物,持续时间通常为4至6个周期。
2.分子靶向治疗:对于具有EGFR突变或ALK重排等基因改变的患者,使用如厄洛替尼、吉非替尼或克唑替尼等分子靶向药物能进一步降低复发风险。这种治疗通常在手术后数周内开始,并根据患者的耐受情况进行长期使用。
3.放疗:对于切缘阳性或者局部残留病灶的患者,术后放疗是一个可考虑的选项。研究指出,放疗可以帮助控制局部复发,特别是在纵隔淋巴结有转移的患者中。
4.定期随访:术后患者应当遵循严格的随访计划,以便及时发现任何复发或转移的迹象。通常建议术后每3至6个月复查一次,包括影像学检查如CT扫描,以及血液检查来监测肿瘤标志物的变化。
5.生活方式调整:戒烟、健康饮食和适度运动都是术后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可以帮助改善整体健康状况并减少复发风险。
通过这些措施,患者在肺腺癌术后可以有效管理高危因素,降低复发概率,改善长期生存预后。在此过程中,紧密配合专业医疗团队的指导是至关重要的。
